借住BIM數據庫中的數據具有可計量的特點,大量相關的工程信息可為工程提供數據后臺,將成為施工管理巨大支撐。具體的講,運用BIM技術,能使工程結構信息、成本數據、進度數據、合同信息、產品數據、報告信息等緊密地聯系起來。施工各個步驟變得具體、清晰,施工步驟間的關系變得直觀、明了。進而人力、資金、材料、機械和施工方法這五要素能夠被安排得科學、合理,使工程活動得以實現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的施工,使得工程項目質量好、進度快、成本低[1]。具體的,BIM施工組織中的運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場布置優化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對項目的組織協調要求越來越高。這體現在施工現場作業面大,各個分區施工存在高低差;現場復雜多變,容易造成現場平面布置不斷變化;項目周邊環境的復雜往往會帶來場地狹小、基坑深度大、周邊建筑物距離近、綠色施工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等問題。BIM技術為平面布置工作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在創建好工程場地模型與建筑模型后,通過創建相應的設備、資源模型進行現場布置模擬。同時還可以將工程周邊及現場的實際環境以數據信息的方式掛接到模型中,建立三維的現場場地平面布置,并通過參照工程進度計劃,可以形象直觀地模擬各個階段的現場情況,靈活地進行現場平面布置,實現現場平面布置合理、高效。
二、進度優化
建筑工程項目進度管理在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進度優化是進度控制的關鍵……BIM對工程的模型的建立達到構建級別,所以BIM技術可實現進度計劃與工程構件的動態鏈接。這樣可通過甘特圖、施工模擬等多種形式直觀表達進度計劃和施工過程,形象直觀、動態模擬施工階段過程和重要環節施工工藝,將多種施工及工藝方案的可實施性進行比較,為最終方案優選決策提供支持。為工程項目的施工方、監理方與業主等不同參與方直觀了解工程項目情況提供便捷的工具。
基于BIM技術對施工進度可實現精確計劃、跟蹤和控制,動態地分配各種施工資源和場地,實時跟蹤工程項目的實際進度,并通過計劃進度與實際進度進行比較,及時分析偏差對工期的影響程度以及產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對項目進度的控制,保證項目能按時竣工。
三、工作面管理
在施工現場,不同專業在同一區域、同一樓層交叉施工的情況是正常現象,對于一些大型工程和超高層建筑項目,由于分包單位眾多、專業間頻繁交叉施工,不同專業之間的協同、資源合理分配、工作過程的銜接顯得尤為重要。
盈達BIM以施工模擬為基礎,統計任意時間點各專業在同一工作面的所有施工作業,通過模擬規化項目每天各專業的工作時間,工作出現超期可及時發現并下達預警。流水段管理可以結合施工工藝或工序要求劃分為一個可管理的工作面單元,在工作面之間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在這些工作面內部,合理劃分進度計劃、資源供給、施工流水等,使得基于工作面內外工作協調一致。BIM技術可提高施工組織協調的有效性,BIM模型是具有參數化的模型,可以集成工程資源、進度、成本等信息,在進行施工過程的模擬中,實現合理的施工流水劃分,并基于模型完成施工的分包管理,為各專業施工方建立良好的工作面協調管理而提供支持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