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iINTRODUCTION
位于深圳市南山后海中心區的中建鋼構大廈于2016年5月3日正式通過竣工驗收,成為深圳市首座全鋼結構綠色建筑。
中建鋼構大廈采用了全鋼結構、全螺栓連接、全熱軋構件設計,并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BIM系統,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建造,充分凸顯鋼結構的優勢。
目前,中建鋼構大廈已成功獲得美國LEED-CS金級認證、中國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認證、深圳市綠色建筑金級認證等重量級綠建認證,并被國家住建部作為“科技示范工程”進行立項。
中建鋼構大廈建成后,部分樓層將作為我國最大的鋼結構產業集團中建鋼構有限公司總部辦公用樓,其余樓層現已面向全球進行租賃。作為中國鋼結構行業龍頭,中建鋼構有限公司先后承建了深圳地王大廈、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機場T3航站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中央電視臺新臺址、香港環球貿易廣場、阿布扎比國際機場(中東最大機場)、嘉瑪大清真寺(非洲最大清真寺)等一系列海內外知名工程。
工程概況
項目名稱:中建鋼構大廈及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
建設單位: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中建鋼構置業(深圳)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深圳京圳建設監理公司
設計單位:美國TSK設計事務所;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鋼構華南大區
顧問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廣州容柏生建筑結構顧問公司
中建鋼構大廈及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工程位于深圳市后海中心區,緊鄰公司承建的深圳灣體育中心、華潤總部大樓、阿里云大廈,區位條件優越。
中建鋼構大廈及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項目占地面積7361.19㎡。中建鋼構大廈高166.75m,建筑面積55625.30㎡, 將在全鋼結構建筑形式的基礎上,采用包括Low-E中空玻璃、納米自潔、多晶硅光伏等在內的數十項先進綠色科技,助力大廈以豐富的綠色內涵實現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美國綠色 建筑LEED-CS金級等科技創優目標。
中建鋼構大廈建成后將作為中建鋼構有限公司總部大樓,全鋼結構的建筑形式在充分彰顯鋼結構綠色、節能、環保等 優勢的同時,全鋼結構也完美詮釋了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以錚錚鐵骨立于天地之間的“鐵骨”精神。
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公益性的鋼結構主題博物館,在總結行業歷史、啟迪建筑未來的同時,公益性也具體呈現了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以仁愛之心撐起廣闊綠蔭的“仁心”精神。
區位優越,環境優美
大廈位于區域“四縱兩橫”主干道中心位置 距離深港西部聯檢大樓不超過1km 距離珠三角主要城市直線距離不超過100km毗鄰南山區最大的深圳灣海濱公園。
先進理念,積極實踐
1、綠色理念
主體采用全鋼結構,外圍護結構為全玻璃幕墻,均為可再循環材料。
裙房及塔樓屋頂、塔樓內部 設置多個空中花園。設置中水、雨水系統,盡可能采用自然通風及采光。
2、科技理念
應用多項“建設部推廣應用 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公告”中的推廣應用技術;從設計、施工 到運維應用信息化科技創新,如BIM技術,樓宇智能化技術等。
該建筑為全鋼結構,全部采用螺栓連接。據中建鋼構大廈項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全鋼結構的結構形式可使大廈較傳統結構建筑降低約30%的建材消耗。
全螺栓連接可加快現場施工速度,是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重要體現。中建鋼構大廈工業化生產的構件還可回收重復利用,能夠使建筑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減少約20%的二氧化碳排放。
高端物業,聚焦科技
本大廈各項科技體系均有運用,且同時具有一定行業特色。
工程綠色、科技目標:美國LEED-CS金級認證、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深圳市綠色建筑金級、建設部綜合科技示范工程。
質量目標:爭創魯班獎。
高端工程,聚焦科技
1、節能與新能源利用技術
(1)建筑外圍護節能技術
大廈外圍護結構采用斷熱鋁合金窗+Low-E中空玻璃幕墻,同時東西向采用垂直遮陽簾,南北向采用水平外遮陽,節能的同時減輕建筑自身重量;
(2)供熱采暖與空調制冷節能技術
辦公室空調末端采用風機盤管+新風系統,每層設置熱回收機組,新風在換熱后送至各個房間;首層辦公大堂采用定風量全空氣系統。
(3)光伏發電技術
大廈將采用光伏發電技術,在大廈樓頂安裝光伏幕墻,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能資源,設計年發電量占總用電量的2%。
(4)綠色照明節能技術
大廈選用高效照明光源、高效燈具及其節能附件。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在車道位置安裝光導照明系統;優先選用節能型光源,采取合理的人工照明方式實現節能目的。所有公共區域照明及室外照明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統集中制,其他場所采用蹺板開關分散控制。
2、節地與屋頂空間利用
大廈項目屋頂設置綠化屋面,利用裙樓屋頂和塔樓屋頂作為屋頂綠化,且內部設置空中花園,打造良好的建筑內部景觀環境,同時降低能耗。
3、節水與水資源開發利用
(1)節水技術
大廈采用節水型衛生器具,使節水量不小于10%。采用水量計量技術,在室外水表井設置水表,對項目總用水進行計量。
(2)水資源再生利用技術
大廈采用市政中水系統,用于道路沖洗、車庫沖洗、辦公部分衛生間沖廁等。
同時大廈還采用雨水回用系統,收集屋面雨水,經后期處理后用于道路沖洗、車庫沖洗等。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大廈采用全鋼結構體系,外圍護結構為玻璃幕墻,均為可再循環材料,節約資源。
5、環境友好與保護技術
(1)室內環境技術
大廈設置室內空氣質量監控系統;空調機組及新風機組根據室內溫度設定值,控制室內溫度。
(2)室外環境技術
設置綠化屋面及空中花園。道路兩側建筑物10m以下的玻璃幕墻,室外景觀照明采用截光裝置,防止眩光對周圍交通及行人造成影響。施工過程中對垃圾進行分類,以避免二次污染。
6、智能化應用技術
(1) BIM技術利用
采用BIM技術,全生命周期指導設計、施工以及后期運維。
臻于完美,精于品質
中建鋼構大廈項目采用全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結構體系。
1、"永不等待電梯"的寫字樓
大廈共設置電梯18部,其中超高速電梯2部(提升速度達6m/s)、高速電梯10部(提升速度分別為4m/s、3m/s)。乘客平均候梯時間短,打造了“永不等待電梯”的寫字樓。
2、"無柱化辦公"的寫字樓
由于采用全鋼結構建筑形式,大廈實現了樓內無柱,形成了樓內大開間、大跨度的空間形態,有利于入駐單位對空間的自由分隔,空間使用率大大提高。
3、停車位充足的寫字樓
大廈與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地下連通,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項目的停車位數量,真正做到了讓使用者停車無憂。
4、層高4.5m的寫字樓
大廈標準層層高為4.5米,與其它寫字樓的辦公空間相比,辦公樓里的視野極度開揚,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極佳的商務空間。
5、"只租不售"的5A級寫字樓
“只租不售”體現出了寫字樓的高端品質,因為統一的產權才能保障持續統一的物業形象,讓高品質的物業管理質量服務于大廈的業主。
公益至上,回報社會
1、中建鋼構大廈——踐行綠色建筑理念
本大廈以按照國家和深圳市綠色建筑設計標準以及LEED金級認證的要求進行建設,將綠色理念貫穿到項目設計、施工、運營的全壽命周期,將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
(1)能夠減少物業日常運行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
(2)符合“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減少資源投入。
(3)能夠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和推廣。
(4)能夠推動綠色建筑理念的傳播。
2、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踐行社會公益理念
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是由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和中建鋼構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博物館項目,將以主題展廳的形式,從歷史和科技兩個維度對我國乃至世界鋼結構產業發展歷程、發展水平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進行全景展示,為參觀者搭建了認識、了解鋼結構的專業平臺。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建成之后將免費對公眾開放,是中建鋼構有限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又一具體體現。
該博物館是:首個以鋼結構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首個以鋼結構產業科技為主題的產業公園、首個鋼結構科技產品實景展示觀摩基地。
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功能空間劃分
地上一層為博物館穹頂造型;
地下一層為博物館配套物業,西側與地鐵地下通道連通;
地下二層為博物館主要展陳空間;
地下三層為博物館預留展陳空間;
地下四層為停車庫。
中國建筑鋼結構博物館首層平面圖
